一文讲清楚IPD的四大方法论
来源: 网络 作者:佚名 关注:4511次 更新时间:2024-09-13 09:36:38

  IPD方法论是将IPD研发管理上升为哲学层面的一种说法,是指导我们认识研发管理和改造研发管理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关于如何运用IPD核心思想的理论,通过对IPD方法论的研究和掌握,有利于将IPD思想贯彻到IPD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日常的研发管理活动中。针对企业研发管理中的典型业务场景,本文重点介绍IPD的四大方法论:RM需求管理方法论、MM规划方法论、IPD创新管理方法论、RDPM研发项目管理方法论。掌握这些方法论首先让企业在面对各种典型研发业务场景时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逻辑达成一致,而这些方法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管理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开展研发业务能够避免“重复发明轮子”。同时,这是方法论也是相应领域流程建设的指导方法论。因此,在IPD研发管理体系建设中,管理咨询顾问通常先对客户流程建设项目组成员进行方法论培训,使其掌握相应方法论,然后结合企业的业务实际开展流程和体系建设。

1.RM方法论典型应用场景:企业级需求管理及流程建设、产品线级需求管理及流程建设、产品级需求管理及流程建设。

2.MM方法论典型应用场景:产品线业务规划及流程建设、产品路标规划及流程建设、产品立项及流程建设、技术规划及流程建设、技术立项及流程建设、部门规划及流程建设。

3.IPD方法论典型应用场景:产品开发管理及流程建设、技术开发管理及流程建设、解决方案开发管理及流程建设、各领域创新开发管理及流程建设。

4.RDPM方法论典型应用场景:产品开发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开发项目管理、技术开发项目管理。

1.png

一、RM方法论——以客户需求为管理对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1、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的重点在于确定并生成可能的产品包需求,为后续的需求分析、筛选和执行活动做准备。需求可能来自企业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渠道。需求收集不单只是一个步骤或活动,它包括了企业各组织日常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市场人员、服务人员、研发人员日常需求收集活动以及直接面向客户的专项各种需求收集方法。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对需求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解释、筛选、分类、排序,输出分析和解释转化后的需求,在需求分发分发给各利益相关人进行处理,由他们决定如何处理需求。

3、需求分发

需求分发的重点在于派发已经分析的需求到对应的组织和团队进行决策:该需求应当被接纳实施,还是拒绝,或推迟。并给出最合理的分发路径。可能的分发路径:市场管理流程、路标、CDP流程或IPD流程、TPD流程(当企业开始运作TPD流程的话)。

4、需求实现

需求实现在IPD产品开发流程中进行,遵循IPD流程的开发活动,输出是在产品中实现所分配的需求,供验证。重点关注需求的可追溯性和需求变更管理,使得开发过程中的变更得到有效控制。 

5、需求验证

需求验证和确认是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活动。需求验证是端到端需求管理流程中进行的活动,可以且应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中执行。作为开发流程的一部分,通过产品系统测试进行需求验证;通过客户的接受性测试进行需求确认。它实际上是IPD流程所管理的开发活动的一部分。

2.png

二、MM方法论——对广泛的业务机会进行收缩,让所有规划和战略对齐

1、市场洞察

在这一步,要对宏观市场进行整体的扫描和分析,汇总和分析客户、竞争对手、公司自身等各方面的信息,去发现这个市场存在哪些机会,以及存在哪些风险和威胁。同时,这一步要明确整个产品规划的目标,这一般是由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后得到的。

2、市场细分

这是要将整个市场分成一个个的细分市场,找出每个细分市场的核心特征,从而为后续的规划和市场营销建立基础。

3、组合分析

在这一步,要对每个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并将所有细分市场进行比较和排序,重点关注和选择那些吸引力大、企业自身优势强的细分市场。这一步充分体现了产品规划是对市场进行取舍这个特点。

4、制定策略

在这一步,针对选定的每个细分市场,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制定细分市场目标、策略,提出未来的新产品概念和设想,并形成详细的业务计划。

5、整合规划

这是将所有选定的细分市场的策略、计划、产品概念进行汇总和整合,将重复的计划、概念等进行合并,再统一考虑资源的需求情况,当超过资源上限时,要将新产品概念进行排序,将重点的新产品概念、营销计划纳入规划,将资源不能保障的、不重要的产品删除,从而保证规划是可以落地的。

在这一步,还要考虑时间的要求,要综合市场需求的时间要求、产品开发进度、资源的供给进度等多个因素,来决定整个产品规划在时间上的安排,保证按步骤有节奏地达成市场目标。这一步也体现了产品规划在产品等方面的取舍。到第五步结束,产品规划基本完全确定,这时可以上报领导层(通常是IPMT)审批,成为公司的正式规划。

6、规划的实施和监控

在这一步,要根据产品规划起草产品开发项目的任务书,将任务书发给产品开发团队(通常是PDT),来正式启动产品开发流程,这时规划就开始执行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通过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公司运营管理体系等不断收集数据,来监控整个规划的顺利执行。最终,企业通过战略管理环来确保战略目标的达成。

3.png

三、IPD方法论——用一致的方法管理创新过程

1、概念

需求线:明确和基线化产品需求,在此基础上构思和完善产品概念方案或总体方案,也就是需求的实现的方式。

商业线:明确商业目标和各个领域的策略,进行盈利分析,形成产品包业务计划,并进行概念阶段的决策评审。

2、计划

需求线:细化所选定的概念方案,并进行总体设计、需求的分解分配、子系统概要设计。

商业线:制定在各个领域策略上制定各个领域的详细实施计划,明确具体的行动计划和资源、预算需求和风险,包括项目管理计划,形成最终的产品包业务计划,并进行计划决策评审。

3、开发

需求线:分别进行各个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构造各子系统,同时进行模块和子系统的测试验证,最后企业内部进行系统测试。

商业线:实施产品开发计划,构建和优化订单支撑订单履行的供应链、服务、质量、营销体系,制定上市计划,进行财务核算和评估,持续到验证阶段,进行上市决策评审。

4、验证

需求线:对产品进行验证,包括客户验证、第三方的认证、监管机构的认证等,对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系统进行验证。

5、发布

需求线:最终形成满足产品包需求的产品,产品上市或交付客户(对定制产品)。

商业线:实施上市计划和交付计划。

6、生命周期

需求线:产品优化或根据客户需求及规划持续更新换代。

商业线:产品逐步商量销售,通过各个领域的日常运营,实现商业目标,不断优化产品包业务计划,持续推出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实现商业持续成功。

4.png

四、PM方法论——用一致的方法管理创新项目

1、商业目标

研发项目的所有工作都要与组织的商业目标对齐,不仅仅是项目完成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等要素,达成客户满意的同时,要实现企业的商业目标,产品开发项目的商业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细分市场客户带来的价值、产品组合的竞争力、销售收入、利润率、质量要求、上市时间等。

2、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项目的开发过程和企业的IPD流程是一一对应的,包括立项阶段、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评审包括技术评审和决策评审。不同的研发项目对应不同的研发流程。

3、项目组织模型

研发项目的组织,不仅仅包括项目管理组织,还包括项目决策与指导组织、项目团队成员的职能部门、项目执行组织以及项目关系人,项目组织模型的定义描述了项目成功所需要的组织和团队以及他们之间的配合关系。

4、项目文化

项目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项目团队中的体现,是项目管理语言和核心价值观,项目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对齐、承诺、尊重、参与、信任的团队文化。

      掌握四大方法论是基于IPD研发管理流程体系建设的核心。


免责声明:
1.IPD百科网所有文章文档均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2.IPD百科网分享的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和研究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如用于商业用途,请到所有方购买版权,追究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无关。
3.以任何方式登录或者进入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IPD网站资源我们均视为您自愿接受并完全同意本声明。
4.如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利益的,请联系13212350979 我们会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021-61990302                  邮箱地址:office@ipdwiki.com
Copyright © 2022 IPD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1008520号-5  
沪ICP备2021008520号-6